2025年3月20日下午,计算机工程系团委、学生会"健康守护讲堂"迎来一场干货满满的春季传染病防控专题讲座。徐菲菲同学以"科学防控·健康同行"为主题,通过"理论科普-案例解析-实战演练"三维教学模式,为全场200余名师生系统构建了春季传染病防御知识体系。
知识筑基:解码传染病的科学密码
讲座伊始,徐菲菲运用医学统计学数据,直观展示了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链模型。通过对比细菌、病毒等不同病原体特性,结合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等典型案例,她生动阐释了"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流行三环节,并特别强调:"在密闭教室环境中,流感病毒的传播效率是开放空间的3.2倍。"
季节解码:揭开春季高发传染病的诱因
针"倒春寒"等气候特征,徐菲菲展示了温湿度变化与病原体活性的关系曲线。结合校园人员密集特性,她重点解析了春季常见的"温差陷阱":昼夜10℃以上温差会导致呼吸道黏膜抵抗力下降,而教室门窗紧闭造成的空气流通率下降40%,形成双重感染风险。
精准防御:校园高发传染病应对指南
在疾病鉴别环节,徐菲菲通过症状对比表,清晰区分了流感(突发高热+全身酸痛)、手足口病(口腔疱疹+四肢皮疹)、水痘(向心性疱疹)等校园常见传染病。特别设计的"症状自诊流程图",让在场同学掌握了"观察-隔离-报告"的应急处理三步法。她提醒:"出现持续发热伴皮疹时,应在48小时内就医并主动申报。"
【实战演练:构建多层级防御矩阵】
预防措施讲解环节,徐菲菲设计了情景模拟教学:从正确执行七步洗手法到公共场所口罩佩戴规范,从教室通风频次到营养膳食搭配,每个知识点都配以实景演示视频。在疫苗专场,她特别澄清了常见误区:"水痘疫苗的保护率可达95%,但并非终身免疫,建议每10年加强接种。" 多位同学表示:"以前觉得传染病离自己很远,现在才明白科学防护需要每天践行。"
本次讲座不仅让计算机工程系学生掌握了"理论认知-风险识别-主动防御"的完整技能链,更通过实战化教学让健康知识入脑入心。正如系学生会主席在总结中所言:"我们要做健康校园的第一责任人,用专业知识守护青春防线。"
(计算机工程系 文/陈昕妍 图/彭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