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 概 况:
计算机工程系是学院的工科主干系之一,依托与福州大学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的共建共办的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本系充分共享福州大学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并通过特聘兼职教授、兼职工程师制度引进校外专家学者和企业工程师,构建了一支多元融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现有任课教师61人,含正高5人、副高18人;博士9人、硕士41人;“双师双能型”教师达40人。师资结构科学合理,涵盖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及一批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形成了学术传承与创新并重的良好生态。
全系在校生约1700名,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三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11年获批省级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于2016年获批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2022年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聚焦培育 “三创”(创新、创意、创业)型 IT 人才。构建 “三年理论学习 + 一年综合实践” 培养方案,打造 “理论学习 -课程实践-项目实训-企业实习” 阶梯式课程体系,形成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核心,带动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协同发展的专业群。专业群立足产业需求,方向明确、特色鲜明,深度推进产教融合,与网龙公司成立学院首个元宇宙数字产业学院。“AIGC 驱动的数字媒体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实践”成功入选福建省第二批产业学院建设优秀案例,充分彰显了本系在产教融合领域的创新成果和示范效应。
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表现亮眼,荣获 ImagineCup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科技大赛二等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众多重量级奖项,近3年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101项、省级276项,超100人次考取华为 HCIE 等职业技能认证,实现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的有效衔接。
办学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获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拥有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是中共福州市委网信办网信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信息技术和AI应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单位、中国计算机实践教育联合会会员单位、福建省网络安全学会理事单位。
毕业生凭借扎实理论基础、过硬专业技能和良好综合素质,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入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宁德时代、福建广电网络、福州地铁、厦门轨道交通、福建星网锐捷、福建字节跳动等知名企事业单位。升学成绩亮眼,近3年有8名学生考取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安徽大学、内蒙古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的研究生,有超过20名学生入读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南安普顿大学、莫纳什大学、阿德莱德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杜伦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学位。
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屡获国家级荣誉:2019年计算机工程系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授予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学生第一党支部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称号;2024年计算机教研室教师党支部入选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充分展现本系全方位发展的强劲实力。
教学成果:
持续推进本科教学工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近5年取得多项标志性成果:
(1)2024年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研究重大项目:数智化赋能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多维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
(2)2024年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项目:AI赋能程序设计实践教学研究;
(3)2024年获CCF全国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案例大赛二等奖1项;
(4)2024年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元宇宙数字化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一等奖1项;
(5)2021年省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计算机网络;
(6)2020年省级“应用型高校‘新工科’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
(7)2020年福建省教育教改研究项目:基于OBE理念的网络工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8)2020年省级线上线下一流本科课程:Java程序高级开发;
(9)2020年省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软件工程与UML。
科研成果:
近5年,本系教师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SCI收录5篇,EI收录6篇,国内顶刊1篇,北大核心收录6篇。在项目研究领域,兼顾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成果显著:
(1)2025年横向项目:基于数字孪生的烟草信息系统预测性运维模式的研究,70万;
(2)2024年横向项目:教育数据治理技术服务与咨询,8万;
(3)2024年横向项目:神经网络图像CT数据集逐层标注、三维重建及神经网络训练,4万;
(4)2023年横向项目:基于教育数据指标处理与分析的快速构建平台开发,82万;
(5)2023年福建省财政厅项目:推动福建省工业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6)2021年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容错机制对福建省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学生培养:
多元化培养,助力应用型人才成长。以赛促学、以创提质,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表现优异,荣获Imagine Cup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科技大赛二等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对抗技术竞赛一等奖、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RAICOM)全国总决赛一等奖、深育杯大学生网络安全大赛网络安全攻防赛特等奖等多项重量级奖项,近3年获国家级奖项101项、省级276项。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近3年学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4项、省级15项。同时,超 100 人次考取华为 HCIE 等职业技能认证,实现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的有效衔接。
办学特色:
本系紧扣地方产业需求,以国家标准和工程教育认证为指引,秉持 “用以致学,以用驱动” 理念,深化产教融合,打造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1)深化校企协同育人。与网龙公司共建学院首个元宇宙数字产业学院,携手 39 家省内外企业打造校外实习基地。企业工程师入驻实验室,引入真实项目与职业认证,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与职业标准、教学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
(2)全面提升学生素养。通过前沿讲座、职业规划等系列活动拓宽视野;依托网络安全俱乐部、ICT俱乐部、智创俱乐部、编程俱乐部、动漫俱乐部等技术俱乐部开展实践;以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为抓手,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与 “三创”能力,形成学用结合的育人闭环。其中,网络安全俱乐部学生在护网演练、亚运会重保等实战项目中表现优异,获省级领导表扬及多家单位致谢,彰显实践育人成果。
(3)党建引领立德树人。以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和 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为引领,通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深化思政教育,屡获 “五四红旗团委”、“五四红旗团支部”、“先进班级” 等集体荣誉,筑牢学生思想根基。
(4)强化实践教学平台。依托省级计算机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大数据技术与网络安全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省级数字媒体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对基础实验平台、专业实验平台、创新创业开放实验平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构建提升专业技能、拓展综合素质、参与项目研发的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学生参与制作的《勇敢者日记——迪小龙》在东南卫视等150多家电视媒体播出,深度参与《奇妙萌可》、《汪汪队立大功》、《宝宝巴士 3d 儿歌》等三维动画项目,社会影响力显著。
系 网 址:https://cs.fdzcxy.edu.cn/